中國大陸PCB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
中國大陸現階段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電子零組件市場,下游終端代工制造也多已布局中國大陸,然而近來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經營環境與條件日趨嚴苛,陸資電子零組件廠于技術與市場實力急起直追,對全球印刷電路板產業來說造成一定程度的競爭壓力。
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電子產品第一大生產基地
在下游電子終端產品制造基地群聚下,中國大陸毫無疑問持續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區域,2013年市占率達44.4%,估計2017年將成長至45.6%;而2013年南韓以品牌帶動PCB產業成長效應,占達14.8%,正式超越臺灣區域的13.6%,成為全球排名第二大生產區域。臺商兩岸的生產比重,因中國大陸西部產能開出,壓縮臺灣區域的生產比重,但臺灣區域產值仍將維持約2%幅度的逐年成長。
根據調查,目前全球PCB廠商數約有2,500家,而單就中國大陸地區PCB廠商數量就超過1,200家,占全球一半比重。而若以PCB產品而言,中國大陸地區以生產市場需求最大量的中低階單雙面、多層板產品,2013年占中國大陸整體PCB生產比重高達六成以上,主要鎖定應用領域包括:PC、NB、通訊、消費性電子等。HDI、軟板排名為第二、第三大之生產產品,主要應用在手機等行動裝置。而在IC載板部分仍然遠遠落后日本、臺灣、韓國等地區。
由上述數據可以了解,現階段中國大陸由于是全球電子產品主要生產基地,全球PCB生產都已朝向中國大陸進行價值鏈移動與布局。然而在下游應用產品部分比較集中于中低階:包括個人計算比重也朝與挑戰
跟隨著中國大陸開發腳步與政策推動,PCB產業依循同樣腳步進行布局,包括1994年的珠三角開發區、2000年長三角開發區、2005年環渤海開發區以及2010年中央開始推動大西部開發的西三角開發區;而臺從1994年華通于惠州設立PCB廠開始,臺灣PCB廠商于中國大陸也跟循大開發政策進行布局,目前主要集中在華南、華東,而從2010年開始也有臺商開始進駐重慶、成都等西部城市。
然而從產業發展角度,目前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由于電子制造群聚以筆記型計算機為主,PCB板供應鏈已陸續布局完成,但從成本與人力角度為要適度紓解沿海地區的經營壓力,并考慮到設備與材料之支持,華中地區已經成為沿海廠商的重要備援基地,例如:湖北、湖南、江西等。
然而中國大陸本土PCB業者在考慮到市場發展潛力、產業鏈、客戶類型等,將挑戰過去中國大陸PCB產業發展的群聚生態發展模式。
受限于環境排放、生產規模、市場等因素,未來很難在內陸再呈現過去華南、華東高度產業群聚的現象。另一方面沿海生產條件惡化狀況仍未有明顯改善,但布局內陸存在高度市場風險,在這些因素權衡考慮下,中國大陸本土PCB業者擴產規劃大都選擇離原址/總部不遠(2小時車程內可達),其中又以江西與安徽兩地成為眾多大陸本土PCB業者布局首選,以方便進行生產備援,然而此現象將造成上游與支持產業在客戶服務上的挑戰。
同時,中國大陸PCB整體產業經營還存在以下的問題:
•成本持續上升、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
•受國際經濟環境波動甚巨
•全球PCB領導大廠重兵布局
•同質化競爭激烈
內陸或沿海——計算機生產基地布局發生改變
從2008年開始由重慶所帶領的計算機生產基地內移,對于電子零組件來說是一項重要趨勢,包括HP、Dell等國際品牌大廠紛紛布局西部,也因此帶動代工廠包括鴻海、仁寶、緯創等從沿海地區移至西部,也間接帶領臺灣PCB廠于西部進行布局,包括:瀚宇博德、健鼎、志超、華通等。
大部分陸商皆持續投入沿海布局,包括方正、汕頭超聲、元盛、全寶等,而博敏電子則是選定江蘇大豐進行擴產、深南電路同樣選擇江蘇南通與無錫進行設廠。陸商主要考慮點包括市場需求是否能夠真正支撐設廠規模、內陸人才流動與管理同樣有其問題、整體經營環境包括廢水排放執照等都還有空間。
目前內陸地區雖然工資與沿海地區有一段差距,但在人員素質部分仍待加強,也因此產生管理上的困難,人力成本并不會比較節省。另一個陸商不往內陸布局的重點,在于客戶關系:陸資廠客戶主要都集中在陸資本土中小型電子廠,而這些電子廠大多設于華南與華東,并無內移需求,也因此陸資PCB廠并無太大誘因往內陸移動。而若當真正要移動時,大多采用并購方式來達成,例如珠海方正于重慶的廠房即是透過并購方式進行布局。
中國智能通信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估計全球2014年智能型手機市場將超過10億支,其中中國大陸超過4億支,占全球約40%,由此可知中國大陸在智能型手機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電子零組件廠商兵家必爭之地,未來全球智能型手機市場最大成長動能將來自于中國大陸,而其中除了國際品牌包括Apple、Samsung外,中興、華為、聯想等將扮演未來中國大陸本土智能型手機品牌攻堅部隊。
而由于中興、華為、聯想等中國大陸本土品牌廠商過去都與陸資PCB廠有深厚且長久的合作關系,也因此在此波智能型手機市場崛起的時機,陸資PCB廠當然不會放過,甚至是透過官方關系尋求進一步合作可能。
眾多廠商積極布局PCB一站式服務
中國大陸雖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子零組件生產基地,然而在技術與產品布局部分,中國大陸本土陸資廠與全球主要領導大廠仍有一段距離;然而也由于長期在中小型、本土品牌市場耕耘,也因此取得較為利基型市場,不用參與全球電子零組件產業高度競爭。透過SWOT構面,針對中國大陸本土陸資電子零組件產業進行分析與總整。
由于消費電子產品的多樣化、生命周期愈來愈短,造成產品邁向量少、高客制化,因此大陸PCB廠皆積極投入此領域,進行利基型競爭。一站式服務優點有以下:可以進行中小批量PCB制造優化、減少客戶投入PCB設計之人力成本、適合中心批量樣板快速生產。然而也有其限制,包括中小批量在現有公司生產,然大批量在缺乏產能支持下,比須轉由其它公司生產,造成產線轉換之成本;一站式服務處理之客戶數目多、屬性多樣且雜,造成PCB廠商在管理上之難度,而應用也是鎖定少量多樣性應用。包括深南電路、興森快捷、杰賽科技、珠海方正、珠海元盛電子等,都已積極布局一站式快板服務。
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創新型PCB采購平臺
2015年8月25日-2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深圳國際電路板采購展覽會(CSShow2015)以“創新•驅動”為主題,與華南地區最大的電子制造展會之一“NEPCONSouthChina”同期同地舉辦,打造電路板制造商與電子信息產業鏈最具價值的合作平臺,同時也將是創新型、環保型、智能化的電路板設備及原物料廠商最佳展示平臺。
縱觀業內,中國的PCB產業雖生產能力驚人,但一直缺乏一個平臺將產業鏈上下游進行高效整合,導致了PCB產業在資源、技術上的重復與浪費。CSShow2015立足華南這一全球電子制造業最發達的地方,致力于為優質電路板供應商與電子制造產業鏈創造出最具價值的貿易平臺。展會所提供一站式PCB/FPC采購服務,將有力地促進全球買家與PCB供應商面對面的交流,推動中國PCB產業從工廠向市場徹底轉型,從而提高PCB產業自貿能力,打造健康向上的市場發展趨勢。
關注[恒成和線路板]微信公眾平臺,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和最新動態!(微信號:PCBHCH)
同類文章排行
- 車用PCB行業是一個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板塊
- 中國PCB行業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芯片如何焊接在電路板上?
- FPC柔性線路板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優勢分析
- 如何清潔電路板?
- 關于多層PCB線路板的誕生
- 如何避免FPC連接器斷裂?
- FPC制程中常見缺陷和解決方案
- PCB過孔為什么不能打在焊盤上?
- 柔性線路板三種主要功能敘述
最新資訊文章
- 車用PCB行業是一個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板塊
- 中國PCB行業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芯片如何焊接在電路板上?
- FPC柔性線路板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優勢分析
- 如何清潔電路板?
- 關于多層PCB線路板的誕生
- 如何避免FPC連接器斷裂?
- FPC制程中常見缺陷和解決方案
- PCB過孔為什么不能打在焊盤上?
- 柔性線路板三種主要功能敘述
您的瀏覽歷史
